本网讯(社会发展与管理学院 周亚娅)为推进衡阳市珠晖区社会工作站能力建设,提升社会工作者专业理论和服务水平,促进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高质量发展,应对基层社会治理逐渐复杂多样化的趋势以及社工在为民服务中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专业化、精细化,8月26日上午,我们社会发展与管理学院廖鸿冰教授为对口支援衡阳市珠晖区社工站举行了社会工作专业能力培训。
培训会上,廖鸿冰教授针对社工站如何体现社会工作的专业性进行了系统性阐述。首先,为社工们讲述了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的基本情况,包含了当下全国乡镇(街道)社工站的建设情况,湖南“禾计划”实施的缘由,湖南省乡镇(街道)社工站的建设发展等情况。其次,从我国现代化治理体系的突破与创新、政府工作方式的转变、经济社会发展背景、民意民需等方面系统的讲解了为什么要建设乡镇(街道)社工站。再次,对乡镇(街道)社工站如何开展工作进行了铺叙,将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定位 、角色定位、政治定位放在首要位置,精准把握工作重心。最后,就乡镇(街道)社工站如何体现社会工作专业性进行了重点培训。他认为,“专业性”是一门职业独特性的首要因素。社会工作是一门反思性职业,是一种能力职业。社会工作者一定要具备极强的反思意识与反思能力,能够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反思性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能力。同时指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确保社会工作服务质量的关键;专业化服务是社工安身立命之本;要做优民政服务工作,就更需坚守社会工作专业要求。在谈到社会工作站如何展现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性时,他从理念的专业性、理论的专业性、方法的专业性、助人过程的专业性以及文书写作的专业性等五大社会工作核心要素,结合社会工作站的实际,详细地为社会工作站社工进行了讲解,并举例举例说明坚守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性。
廖教授特别强调社会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工作态度、工作方法以及服务痕迹管理。他指出,工作文书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记录,有助于维护社工自身的权益,也是社会工作成果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有助于更好地促进社工对工作进行总结、反思,进而使自己能够更好地成长。廖教授讲到要把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工作实践当中,切实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经过廖教授深入浅出的细致讲解,大家努力思考,踊跃发言,认真做着笔记。大家深刻认识到,从一名一线社会工作者、一线社会工作督导者身上学到了督导风格是怎样形成的,也再次理解到督导者与被督导者的关系绝非单向的,而应是一种双向的、有温度的督导关系。而这种意识将在珠晖区社会工作站的社工身上生根发芽,最终变成一片的绿茵,影响一个又一个的社会工作者。
此次培训,使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社工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的解读,对自己的使命有了更深的感悟,为全面提升社会工作者整体素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此次培训,也是我们发挥学科优势,扎实推进对口支援地方政府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具体体现,是对口支援工作的途径、内容和形式不断拓展和创新,也是我们省级“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社会学学科服务社会的大学责任担当的体现。
(图:周亚娅 责任审核人:邵汉清 罗丽)
- 上一篇:必威BETWAY赴长沙人...
- 下一篇:社会发展与管理学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