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社会发展与管理学院 刘海云 李欣然)我们“好家风、带民风、促社风”的“国际家庭日”系列活动之二----“献礼建党一百年 家庭教育进基层”的家庭教育专家与基层百姓的“面对面”座谈会,由我们示范性校外实习基地三育教育集团承办。会议由雨花区托斯卡纳幼儿园陈宁园长主持。社会发展与管理学院邵汉清院长、厦门大学叶文振教授、南京医科大学周正猷教授、湖南省家庭服务业协会监事长周汉莲女士、三育教育集团湖南片区总督导长诸爱峰女士、家政学系主任梁小燕、学前教育系主任刘海云,以及学前教育系教师代表和三育教育集团湖南片区园长代表和家长代表参加了本次专家座谈会。
邵汉清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家庭教育是一种方法论,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使孩子不断向父母靠近,这是一种内在力量的驱动,比靠讲道理、时刻监督,更能让孩子感同身受。而父母在以身作则的过程中,也能时时反思自己的行为,不断调整,从而与孩子之间达到更好的亲子相处模式。叶文振教授从自身角度出发,通过讲述自己如何培养出两个优秀的女儿,提出要以爱为基础,营造充满爱的环境氛围。用爱的目光关注孩子、要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要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要用爱的耳朵倾听孩子、要用爱的语言鼓励孩子、用爱的细节感染孩子、用爱的管教约束孩子、用爱的胸怀包容孩子,父母的责任是播种爱、培育爱、传播爱;孩子的责任是发现爱、感受爱、发扬爱。周正猷教授指出,家长应认识到家庭教育对0-3岁儿童的重要性,正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看一个人小时候的行为表现,性格品德,就可以大概预测这个人的将来。而孩子看似是与父母是分离的,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是,孩子与父母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夫妻关系的对孩子身心发展有重大意义,如果夫妻关系不好会对孩子的亲密感、责任感以及安全感产生极大的负面的影响。周汉莲监事长提出要顺应孩子的发展过程,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遵循 “替孩子做,帮孩子做,陪孩子做,让孩子做”的阶段性规律。诸爱峰园长从实践层面出发,解释幼儿园如何将爱的教育融入幼儿日常生活;引导家长以身作则,做孩子的好榜样;将“让孩子做的”观点以做劳动的形式展现,培养儿童自我劳动意识。
专家还与幼儿家长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问答,热情地为家长们答疑解惑。对于家长关于高龄父母如何教育孩子,以及二孩问题,专家们通过爱与立规矩、父亲参与等角度出发,爱而不溺,严而不厉,逐一解答了家长的疑惑。在总结发言中,专家们一致期待社会各界能搭建更多的平台,让专家、老师、家长在信息共享、专业指导、协同共育中加强家庭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均衡的发展。
本次活动的开展拉开了我们学前教育系与三育教育集团共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研究基地”等一系列工作的序幕。这次“国际家庭日”系列活动,让家长深刻感受到家风传承对个人成长、事业发展、国家进步的意义所在。同时,此次活动的承办单位三育教育集团也充分发挥了高水平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研究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的优势,推进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事业与时俱进,为促进家庭、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图:刘海云 李欣然 责任审核人:伏六明 邵汉清)
- 上一篇:萌芽爱国童心 传承红...
- 下一篇:社会发展与管理学院老...